国民法医 第100节
砰。
魏振国从门外冲了进来。
“死人了?”
江远和吴军齐齐转头过来,异口同声的喊了一句。
魏振国小心翼翼的看了眼身后,仔细思考了一下,才道:“没……没死人吧。”
“哦……我说呢,还好啊……”吴军松了口气,烟也不抽了,赶紧坐回到位置上去,手摸着关公像默不言声。
江远看向魏振国,笑道:“魏队,什么事?”
“哦,那个,李穗功回来了,带着那个诈骗案的犯罪嫌疑人。”魏振国喘口气,笑笑道:“人送办案中心了。”
江远意外的看了眼外面:“这个时间点?他们熬夜去抓的?”
“何止,跑三天了。我也是才知道,齐省的卡口报警,李穗功就喊着人去了,单程1200公里,往返2500公里。中间还蹲守了一天。”魏振国摇头赞叹:“经侦也不好做呐。”
“那咱们去看看。”江远赶紧起身。
进了办案中心,就见李穗功和另一名警察正在填表,旁边的同事已经四仰八叉的睡死在沙发上了。
办案中心的人不算多,但总有来来往往的看过来,李穗功也只作不见。
“李队。”江远忙打声招呼。
“江哥。”李穗功连忙握住江远的手,他是因为江远才远赴齐省的,现在回来了,当然更要卖好了。
“别那么客气。听说你们抓了人回来?”
李穗功重重的点头,接着又有些不好意思的道:“我们是顺着人这一条线去的,没想到,这家伙已经把钱给转移了。最后追回的资金,可能还不到30万。”
他其实知道不可能完全追回钱的。而且,别看80万对普通人很多,各种资金渠道可不是为普通人服务的。所以,李穗功从一开始,就没有理会钱的去向。
等抓到人了再问再看,果然就只剩下了20万出头。
剩下的钱,一部分是被嫌疑人给挥霍了,一部分大约是转移了。
可就李穗功的经验,这种诈骗犯,大都是宁愿坐牢,也不会还钱的。
江远自然不会求全责备,也是握着李穗功的手,道:“能破案就最好了,其他的,也不是咱们都能控制的。这一趟你们太辛苦了,三四天的时间,往返2500公里,太拼了。”
“没事,主要是司机比较累。”李穗功哈哈一笑。
江远这才知道,经侦大队还请的有司机。果然是经费充足的大队。
魏振国瞅一眼江远没见过世面的模样,将他拉过来一些,且道:“李队,你先忙你的,我们坐会才走。”
“好嘞。”李穗功赶紧回身填表去了。
现在破案,都讲究流程,如果弄错了,填表填到死。
魏振国则给江远低声道:“现在有钱的警队都喜欢司机,因为不用辅警的名额,又可以帮忙开车,拿个东西啥的,很实用。”
“所以,辅警的名额也不够了吗?”
“人事名额哪里有够用的时候。”魏振国呵呵一笑。
江远也给老爹和江俞山分别发了信息。
两人询问的电话随之就打了过来。
江远走出办公区,以方便讲话。
他知道的其实也不多,且有一部分对受害人极不友好。
但对江俞山来说,听到嫌疑人被绳之以法,他就非常开心了。
中午。
江远还在犹豫是请李穗功吃饭,还是让他先睡一觉,请大壮再吃一顿,系统的界面忽然就跳了出来:
任务完成:找人
任务内容:一个合格的法医,能够通过各种细节找到人(活着/尸体)。
任务奖励:足迹鉴定(lv3)
江远这就知道,一定是嫌疑人交代了。
以国内的机制,只要有了口供,再有一定的物证,诉讼阶段,被告最多也就追求一下量刑的轻重了。逃脱惩罚的几乎没有。
正这么想着,李穗功的电话也就打了过来。
“嫌疑人撂了,回头整理一下文件,我们就抓紧时间起诉,退赃的话,可能还要再往后一点。”李穗功给江远说明着。
江远又是一番感谢,再结束通话,只觉得帮人办事,也是颇为辛苦。
回过头来,江远又细看lv3的足迹鉴定的介绍。
足迹鉴定最显著的特征,是它的提取率极高。
任何一个犯罪现场,几乎都能提取到足迹印记。
相比之下,指纹和dna的技术固然更成熟,认定同一固然更可靠,但就现在的犯罪环境来说,指纹的提取率只有大约15%不到,dna的提取率更低。
面对提取不到dna和指纹的案件的时候,足迹可能就是唯一的依靠了。
江远随手用烟灰调了个汤,一脚踩上去,拧巴两下,再踩到另一边,就观察起了留下的足迹。
果然,无数的信息窜入脑门。
江远毫不犹豫的起身,前往隔壁的痕检办公室,拉开门,就问:“王哥,有没有足迹的案子,给我做一下?”
足迹,也是痕检的工作范畴。
王钟被叫的一懵,接着又是一懵,问:“足迹的案子是什么意思?”
“我最近研究了一下足迹学,想找个案子,当课后作业来做一下。”江远表达的很谦逊。
王钟则是不由的精神一震!
几个月前,江哥也是这样说指纹的!然后就刷刷刷破了那么多案子……
“有有有,管够,你稍等。”
今天三更求波票
月末了,求波月票,感谢感谢
第144章 足迹
办公室里。
电脑轰隆隆,桌面乱糟糟。
王钟积极的找着案子,结果实际效率并不高。
主要是因为案件并不通过足迹来分类。
作为证据的一种,足迹还是相对比较好用的。想象一个案件中,有一个脚印,与犯罪嫌疑人脚上的花纹一致,磨损一致,那就能够佐证犯罪嫌疑人曾经出现在犯罪现场。
但是,足迹用来做线索,现案还行,积案就稍微有点不够用了。
因为不像是dna和指纹有相对应的数据库,足迹是没有数据库的。
就现阶段而言,警方的数据库里,只有现场勘查到的足迹。基本只能一个案子一个案子的用。
江远看着王钟的操作,一会儿就耐不住性子了,道:“要不然这样,把足迹的图片单独的放出来,我看刚才好像可以?”
“是只看足迹的图片的意思?直接看图库吗”王钟不是很明白。
江远点头:“对,就只放足迹的图片。”
“这……不看案子,能行吗?”
“我先找一个喜欢的足迹,然后再看案子。”江远道.
“好吧。”王钟也不懂江远喜欢什么样的足迹,就找到足迹的图库,一张张的翻。
江远站在跟前,看着图片里的足迹,脑海中不断的涌现出信息来。
身高!
体重!
年龄!
脚型特征!
步态特征!
磨损痕迹!
江远是想要找一个特殊的足迹出来。
用足迹来破积案还是比较困难的,江远也不追求见一个足迹就破一个案子,那也不现实。
不过,江远相信,这么大的图库,这么多的现场足迹,总能找出一两个奇怪的吧。
“我自己来吧。”江远看王钟也没有其他的操作,那自然也用不上他在那里不停的按键,还影响自己的发挥。
江远就占据了王钟的位置,慢悠悠的继续扫图片。
王钟乐得如此。
只在旁边看江远的动作,心里默想:
莫非真的只是做课后作业的水平?
估计也是现学的,否则,不可能之前一次都没用过。
所以,现学的技术,应该也是不怎么样吧。
王钟正想着要抽身离开,吱——的一声,江远就推着椅子站了起来。
“这个案子放出来看一下。”江远将位置让了出来,示意王钟操作。他对这边的软件还不是很熟悉。
王钟看了眼那足迹的图片,眼神不由一凝,讶道:“血脚印?”
是的,眼前图片里的,正是一对血脚印。
魏振国从门外冲了进来。
“死人了?”
江远和吴军齐齐转头过来,异口同声的喊了一句。
魏振国小心翼翼的看了眼身后,仔细思考了一下,才道:“没……没死人吧。”
“哦……我说呢,还好啊……”吴军松了口气,烟也不抽了,赶紧坐回到位置上去,手摸着关公像默不言声。
江远看向魏振国,笑道:“魏队,什么事?”
“哦,那个,李穗功回来了,带着那个诈骗案的犯罪嫌疑人。”魏振国喘口气,笑笑道:“人送办案中心了。”
江远意外的看了眼外面:“这个时间点?他们熬夜去抓的?”
“何止,跑三天了。我也是才知道,齐省的卡口报警,李穗功就喊着人去了,单程1200公里,往返2500公里。中间还蹲守了一天。”魏振国摇头赞叹:“经侦也不好做呐。”
“那咱们去看看。”江远赶紧起身。
进了办案中心,就见李穗功和另一名警察正在填表,旁边的同事已经四仰八叉的睡死在沙发上了。
办案中心的人不算多,但总有来来往往的看过来,李穗功也只作不见。
“李队。”江远忙打声招呼。
“江哥。”李穗功连忙握住江远的手,他是因为江远才远赴齐省的,现在回来了,当然更要卖好了。
“别那么客气。听说你们抓了人回来?”
李穗功重重的点头,接着又有些不好意思的道:“我们是顺着人这一条线去的,没想到,这家伙已经把钱给转移了。最后追回的资金,可能还不到30万。”
他其实知道不可能完全追回钱的。而且,别看80万对普通人很多,各种资金渠道可不是为普通人服务的。所以,李穗功从一开始,就没有理会钱的去向。
等抓到人了再问再看,果然就只剩下了20万出头。
剩下的钱,一部分是被嫌疑人给挥霍了,一部分大约是转移了。
可就李穗功的经验,这种诈骗犯,大都是宁愿坐牢,也不会还钱的。
江远自然不会求全责备,也是握着李穗功的手,道:“能破案就最好了,其他的,也不是咱们都能控制的。这一趟你们太辛苦了,三四天的时间,往返2500公里,太拼了。”
“没事,主要是司机比较累。”李穗功哈哈一笑。
江远这才知道,经侦大队还请的有司机。果然是经费充足的大队。
魏振国瞅一眼江远没见过世面的模样,将他拉过来一些,且道:“李队,你先忙你的,我们坐会才走。”
“好嘞。”李穗功赶紧回身填表去了。
现在破案,都讲究流程,如果弄错了,填表填到死。
魏振国则给江远低声道:“现在有钱的警队都喜欢司机,因为不用辅警的名额,又可以帮忙开车,拿个东西啥的,很实用。”
“所以,辅警的名额也不够了吗?”
“人事名额哪里有够用的时候。”魏振国呵呵一笑。
江远也给老爹和江俞山分别发了信息。
两人询问的电话随之就打了过来。
江远走出办公区,以方便讲话。
他知道的其实也不多,且有一部分对受害人极不友好。
但对江俞山来说,听到嫌疑人被绳之以法,他就非常开心了。
中午。
江远还在犹豫是请李穗功吃饭,还是让他先睡一觉,请大壮再吃一顿,系统的界面忽然就跳了出来:
任务完成:找人
任务内容:一个合格的法医,能够通过各种细节找到人(活着/尸体)。
任务奖励:足迹鉴定(lv3)
江远这就知道,一定是嫌疑人交代了。
以国内的机制,只要有了口供,再有一定的物证,诉讼阶段,被告最多也就追求一下量刑的轻重了。逃脱惩罚的几乎没有。
正这么想着,李穗功的电话也就打了过来。
“嫌疑人撂了,回头整理一下文件,我们就抓紧时间起诉,退赃的话,可能还要再往后一点。”李穗功给江远说明着。
江远又是一番感谢,再结束通话,只觉得帮人办事,也是颇为辛苦。
回过头来,江远又细看lv3的足迹鉴定的介绍。
足迹鉴定最显著的特征,是它的提取率极高。
任何一个犯罪现场,几乎都能提取到足迹印记。
相比之下,指纹和dna的技术固然更成熟,认定同一固然更可靠,但就现在的犯罪环境来说,指纹的提取率只有大约15%不到,dna的提取率更低。
面对提取不到dna和指纹的案件的时候,足迹可能就是唯一的依靠了。
江远随手用烟灰调了个汤,一脚踩上去,拧巴两下,再踩到另一边,就观察起了留下的足迹。
果然,无数的信息窜入脑门。
江远毫不犹豫的起身,前往隔壁的痕检办公室,拉开门,就问:“王哥,有没有足迹的案子,给我做一下?”
足迹,也是痕检的工作范畴。
王钟被叫的一懵,接着又是一懵,问:“足迹的案子是什么意思?”
“我最近研究了一下足迹学,想找个案子,当课后作业来做一下。”江远表达的很谦逊。
王钟则是不由的精神一震!
几个月前,江哥也是这样说指纹的!然后就刷刷刷破了那么多案子……
“有有有,管够,你稍等。”
今天三更求波票
月末了,求波月票,感谢感谢
第144章 足迹
办公室里。
电脑轰隆隆,桌面乱糟糟。
王钟积极的找着案子,结果实际效率并不高。
主要是因为案件并不通过足迹来分类。
作为证据的一种,足迹还是相对比较好用的。想象一个案件中,有一个脚印,与犯罪嫌疑人脚上的花纹一致,磨损一致,那就能够佐证犯罪嫌疑人曾经出现在犯罪现场。
但是,足迹用来做线索,现案还行,积案就稍微有点不够用了。
因为不像是dna和指纹有相对应的数据库,足迹是没有数据库的。
就现阶段而言,警方的数据库里,只有现场勘查到的足迹。基本只能一个案子一个案子的用。
江远看着王钟的操作,一会儿就耐不住性子了,道:“要不然这样,把足迹的图片单独的放出来,我看刚才好像可以?”
“是只看足迹的图片的意思?直接看图库吗”王钟不是很明白。
江远点头:“对,就只放足迹的图片。”
“这……不看案子,能行吗?”
“我先找一个喜欢的足迹,然后再看案子。”江远道.
“好吧。”王钟也不懂江远喜欢什么样的足迹,就找到足迹的图库,一张张的翻。
江远站在跟前,看着图片里的足迹,脑海中不断的涌现出信息来。
身高!
体重!
年龄!
脚型特征!
步态特征!
磨损痕迹!
江远是想要找一个特殊的足迹出来。
用足迹来破积案还是比较困难的,江远也不追求见一个足迹就破一个案子,那也不现实。
不过,江远相信,这么大的图库,这么多的现场足迹,总能找出一两个奇怪的吧。
“我自己来吧。”江远看王钟也没有其他的操作,那自然也用不上他在那里不停的按键,还影响自己的发挥。
江远就占据了王钟的位置,慢悠悠的继续扫图片。
王钟乐得如此。
只在旁边看江远的动作,心里默想:
莫非真的只是做课后作业的水平?
估计也是现学的,否则,不可能之前一次都没用过。
所以,现学的技术,应该也是不怎么样吧。
王钟正想着要抽身离开,吱——的一声,江远就推着椅子站了起来。
“这个案子放出来看一下。”江远将位置让了出来,示意王钟操作。他对这边的软件还不是很熟悉。
王钟看了眼那足迹的图片,眼神不由一凝,讶道:“血脚印?”
是的,眼前图片里的,正是一对血脚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