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民法医 第92节
  所不同的是,江远如何就判断最上面的是第七次的击打?
  侯小勇强忍了几秒钟,还是觉得忍不了,问了出来:“第三次击打的血迹,咱们先不说,你凭什么就说上面的是第七次,不是第六次,不是第10次?”
  江远和煦的笑了一下,轻声道:“我是数出来的。犯罪现场重建,我已经在脑海中完成了,然后才给各位说的。”
  侯小勇顿时愣住了。
  也是熬夜的时间太久了,让他的判断力和智商都开始下降了。
  要是能睡个10小时8小时的,他觉得自己肯定也能重建出几步出来。
  然而,这其实就是所有难题给予学渣的误解。
  看着老师或者其他人的解题步骤,一步步,一步步照着解题顺序做下去的学生,往往有一种误区,在于我学会了。
  其实,按部就班的照着顺序看的学生,距离学会的距离还非常远。
  大部分的数学题,其实都不是按部就班的做出来的,而是先看末尾或者中部的需求,然后再看前面如何达到末尾和中部的需求。
  就好像犯罪现场重建也一样,任何一名血迹分析学的专家都不是真的猜测第一步是哪里,第二步是在哪里,这样一步步猜出来的。
  这样做太傻了,而且给自己制造了太多不必要的负担。
  就好像第一步,按照侯小勇学到的信息,似乎应该去寻找喷溅状的血迹,但就江远的判断,第一击偏偏没有打出血来,这怎么搞?
  而就江远的第二步来说,也是类似的,如果要找到第二击,难道一条条的血迹看过去,分析过去吗?那就还得排除其他血迹是第二击的可能。
  太麻烦了,且无必要。
  正确的做法,就是先判断血迹是前期的,中期的,还是后期的,或者是在标志性事件之前,还是之后。
  给确定的血迹安排好位置,剩下的血迹再慢慢填空,才是相对简明的解题步骤。
  不够,这种就好像填字游戏一样,需要有整体性的把控,某种程度上来说,不能完整的重建犯罪现场的,也建不出半个犯罪现场出来。
  侯小勇等技术员,其实都没有接受过重建犯罪现场的培训。
  国内目前的刑事科学技术人员,学习东西的途径有不少,最常见但最基础的是学校里的课程,这些东西是基础中的基础,在实践中可能也用不上,但要是不学的话,后续的发展潜力就非常低。
  比如同样是血迹分析,它就会用到一些高中的物理和化学知识,比如动量,角速度之类的东西,高中生其实要用大几个月的时间,上百道题目去理解的。
  一名刑事科学技术人员,如果没有掌握相应的知识,临时抱佛脚,理解水平是不太可能相同的。
  而出了学校的学习途径之外,看书,以及单位里拜师学艺,属于最常见的两种模式。
  此外,各个单位不断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,则渐渐成为了技术人员提升的主流。
  像是汗液提取dna这样的技术,现在听起来很简单普遍。
  但是这也是在08年前后竭力推广的,而在此之前,不止技术员不会做,dna实验室的设备和药剂也不一定支持。
  像是重建犯罪现场这种,就属于过于高端了,以上几条路线,除了找师父教,基本上很难自己练出来的。
  所以电视剧老演,因为觉得牛逼。
  初级形态的血迹分析之类的,培训的时候倒是会说一说,然而,侯小勇等人也并不是特别好学的型号。
  总的来说,当江远说他已经完成了犯罪现场重建的时候,几名技术员都陷入了沉思之中。
  其中大部分想的是:他准备怎么骗我们?
  江远挥挥手,道:“后面这里,再取一层。”
  几名技术员莫不言声的戴着手套,又取了一层物件。
  “还不到,那就再取一层。”
  大家跟着取。
  层层叠放的物件,给技术宅们带来的压力,不啻于三个女友同时,一起找上了现充。
  “这里应该是第三次击打的痕迹。”江远自己也在笔记本上做了标记。
  几个人看过来,不明所以,但只能相信江远。
  口算857除以648,算不出来,那听到其他人说的结果,也就只能姑且听之了。
  “这里是后期击打的位置了。”
  “出血的位置很考究。”
  “从这里开始,凶手进入到亢奋状态了。”
  江远间歇性的描述着犯罪现场,不同于表演,他现在最重要的工作是取证。
  这样刨着刨着,一颗细小的血点,吸引了江远的注意力。
  “等等。”江远拦住了正要上前的技术员。
  “怎么了?”
  “这个血点,你看它的落点和速度,跟附近的其他血点,不是一挂的。”江远搭眼看上去,就注意到了这个血点。
  只是此刻,其他技术员,都有些两眼发直的茫然。
  这哪里有不一样,明明就长一样啊……
  “所有的血点,它在空中的轨迹,基本都是一个抛物线。这个血点,如果来自于死者,它很可能切一个更小的角出来。”
  江远一边说着,就让人拍了好几张的照片。
  “你怀疑这是凶手身上带来的?”侯小勇听出了意思。
  “至少也是血溅到凶手身上,又飞溅出来的。但最大的可能,是凶手自己的。”
  江远说着自己亲自动手,小心翼翼的取了面前的血点。
  听他这么说,其他技术员一阵轰动,再次聚拢起来盯着看。
  “凶手受伤了?怎么受伤的?”侯小勇着急的问。
  江远看他一眼,低声道:“犯罪过程中,死者可能反抗了,也许是溅起来什么东西打中了哪里,也许是凶器弄伤了自己……”
  江远没有要解释的意思,对他来说,一滴血足以决定许多事了,也没必要求全责备。
  有人在暴力犯罪的现场留下了血迹,那他不管是谁,都应该来警局说明一下情况!
  第135章 很合理
  “确定是凶手的血迹吗?”侯小勇已经把手套脱掉,拿出了手机。
  大队长不值得被现勘顺序这种事所吵醒,但如果发现了凶手的血,却没有通知大队长,那就等着挨削吧。
  江远斜看一眼侯小勇,并再次将他降级。
  一名现勘技术员,竟然说出这么不专业的话来,lv0.8真的是高看他了,是对其他隆利县的技术员的不公平。
  他江远又不像是吸血鬼法医那样,可以舔一口血迹,然后就读出凶手的身份证号,血型,兴趣爱好,性取向……
  事实上,吸血鬼法医也做不到这一点,因为欧洲人没有身份证号。
  江远坦言道:
  “我只能说,这枚血迹比较特殊,有较大的可能是凶手或目击证人的血,但也有可能是受害人张洪的血,做个dna之后再说。血痕dna应该很快。”
  普通dna可能要大几个小时才能做出来,用血痕和血痂做dna可以直接扩增,三四个小时就能出结果。
  lv0.6的现勘技术员侯小勇一拍脑门,说了声“说的是”,就赶紧打电话给大队长了。
  “咱继续吧。”江远对于隆利县的刑警大队长没什么兴趣。
  他就是隔壁县借过来的大牲口,也没吃到啥精草料,也没有被人放着音乐给按摩,就做大牲口该做的事情就行了。
  讨好生产队领导,轮不到大牲口做。
  当然,隆利县本地的大牲口们还是很在乎生产队领导的,他们变的兴致勃勃起来,积极努力的参与到了工作中。
  “我们现在扫这边。”江远继续按照重建现场的方式来操作。
  单独的血迹还是不太保险的。而且,从理论上来说,有一个血迹,再有一个凶手血迹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——江远内心里认为刚才找到的应当是凶手的血迹。
  现场并没有第三人的征兆,所以,一颗不是受害者的血迹,自然很可能是加害者的。
  至于加害者的血迹从何而来,江远首先猜测,很可能是加害者开始使用自己的拳头。
  用自己的肢体来击打对方,比起用武器,是更加泄愤的表达方式。
  就是有点伤手。
  电影里不破的拳头是属于帅哥的,长的不帅的,打人都容易破手皮。
  拳头是比脸颊硬,说的是手骨,不是手的皮肤。
  江远一波波的看,一波波的做记录。
  这时候,隆利县的技术员们开始不满足了。
  还是由群众推举出来的侯小勇,建议道:“江法医,咱们现在既然都发现了另一人的血迹,那接下来的检查,是不是细致一些?”
  “好的。”江远应了。
  然后,再取起一片物品,江远还是很快做了记录,挥手开始下一批。
  侯小勇提醒道:“要不要再看看?”
  “看……什么呢?”江远反问侯小勇。
  侯小勇小心翼翼的道:“我就是想着……个人理解,是不是看的时间长一点,发现的概率大一点。”
  “想法也没错。”江远深深的看一眼这名lv0.5的现勘技术员,道:“这样,你跟我来。”
  侯小勇看看后面,几名刚才撺掇他的技术员都扭过了脑袋。
  侯小勇暗骂一声“不靠谱”,又只能跟着江远来到刚刚掀开的一片物品前。
  “这个抛甩状的血迹,我们能看出什么来?”江远问侯小勇。
  侯小勇呆了呆,低声道:“这个咱们刚才不是说过了……”
  “刚才是说,它可能是将钝器导致的,对吧?”江远循循善诱。
  侯小勇点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