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魔之闻-1
草色摇曳,红花盛开,远远望去一片碧红斑驳。
风声呜呜,云幕低垂,冷清的气息弥漫四野,别样的凄凉感油然而生。可若说比这片景色更加凄婉的,则还是要看那从风声内传来的隐隐约约的悲怆的戏声。
朝日晞携姜赞容走出山川密林,眼前出现一片广阔的水源沙洲。
沙洲铺满了绿叶,绿叶中又生出了一只只无叶红花,在风的呐喊下飘摇摆动。周围隐有雾气缭绕,时而又被风吹散。
两人迎着冷风,踩进了这片红花沙洲。
草地厚重草叶茂盛,脚踩在地上是带着草叶弯折的‘咯吱咯吱’声,衣袍拂过草叶时,总会沾染上几点艳丽的红花,划分攀附而上,随着他们的脚步去往更远的地方。
这片红花沙洲的景色着实不错,如果可以忽略那处薄雾里面带来的声音就更好了。
叮叮当当的棍棒的击打声,鼓声,乐声,人声混杂在一起,好不热闹。
也恰是这时,那阵雾就被风给吹开了----那处的场景就显露了出来。
着实令人吃惊,在这广阔的平原上,竟有人搭了一个戏台子,戏台子上站着几个人,红的黑的青的,腾挪转移身影相互错落,时而水袖一荡,时而棍棒起来,又时而指天怒骂。
看戏的观众尤其多,戏台下的一排排凳子挤满了人,只是戏曲正好好处时,无人喝彩。
那戏台上的人也不在意,也未停歇,仍旧一板一眼,声情并茂,将戏声推向更远处。
“......小苍娃我离了登封小县,
一路上我受尽了饥饿熬煎。
二解差好比那牛头马面......”【注1】
一个个子矮小的角儿正低头捂面,用着朴实,真实的腔调,呜呜咽咽的一通,诉说着自己的悲惨。
他台上哭的起劲,台下人却是毫无动静,依旧坐在排凳上看着那角儿唱着。
随着一阵敲敲打打铿铿锵锵的声音传来,几名角儿轮番上场,将戏剧唱至了最高潮。
最终,幕毕,有一人端着盘子,一个一个来到那些看官面前,讨要东西。
说来也奇怪,无论台上表演的如何如何精彩,如何如何卖力,那群看官就是不动,到了这要赏钱的时候,倒是一个个积极地很。
待台下的讨要赏钱进行到末尾,台上一出好戏又要开场.....
戏台又热闹了起来。
姜赞容十分惊异,又觉得有些古怪,便想拉着朝日晞往那边一去。
没走几步,就见那戏台后方处绕出一个人,往他们这儿来。
那人头戴凤冠,上身着圆领红缎绣花衣,外披小立领云肩,缀着彩色丝穗。下身一袭红裙,裙角悬着轻盈的飘带彩穗。他揽着一段白袖而行,步态从容。
他身上看得出也是有真功夫的,移来时脚步轻柔,身段婀娜,神态间自有一股端丽气度,在这厚密的草地上竟未发出一点儿声音。
近了些,便能看到他的脸庞,他画着浓妆:粉底抹的雪白,眼角挑长,朱红唇色,眉峰上挑,乍一看带着几分雌雄莫辨的艳色。
他是个男的,可唱戏的功夫却是不俗。
红袍一展,不知哪处锣鼓齐鸣,他抬手拂袖,一开嗓,唱腔清凉昂扬,带着尾音悠长的颤音,嗓音便像是穿过檐下的夜风,一下子勾住了人的神思。
嗓音带着笑意,就在他们面前不远处唱着,他的脚下身后没有戏台,但不知为何,他的功夫显然是比台上还要足的派头,一人就能够撑起这片戏曲的天地,让人目不转睛的盯着他看。
“这一霎天留人便,草藉花眠。
小姐可好?
他忽然转调,嗓音婉转轻柔,一看便是扮作女角儿,低声问道:
秀才去怎的?
紧接着,腔调一转,又换成男声:
则把云鬟点,红松翠偏。
小姐休忘了啊,见了你紧相偎,慢厮连,恨不得肉儿般团成片也,逗的个日下胭脂雨上鲜。”
竟是一出带着浓稠艳丽的欲词儿。
他连连一甩宽袖,风携来一阵暧昧的香气,活生生的将这寂寥的沙洲勾出一丝别样混乱的红。
咿咿呀呀的唱声接连不断,转调再变,却仍是艳词:
“单则是混阳蒸变,看他似虫儿般蠢动把风情扇。
一般儿娇凝翠绽魂儿颤。这是景上缘,想内成,因中见。”【注2】
他折腰,一副柔弱倾倒的姿态,就像是扮演着戏词内的那名女人,承受着爱欲,憩身于朝露的模样。
几经婉约转合,戏曲逐渐走到了尾声,戏子的尾调渐渐低了下去,终末,一转身,甩袖。宽袖疾甩。伴随着“咚咚锵”的一阵鼓点,整折戏在肃然声中落幕。
不见他退走,反见他捧着一金盘移了过来。
道:“两位看官,不知可赏?”
崔文追捧着金盘,看着面前这两位身穿斗篷之人。
二人在踏入红花沙洲之后他便注意到了,见他们往他那戏台子过来,又忌惮两人那无法探知到的修为,权衡之下,他索性亲自迎了上来,在他们面前唱了一折戏。若能以此阻住他们脚步,不让他们靠近戏台看穿他的把戏,便算是化解危险。若是还能博得一些赏钱,那就更妙了。
他在赌,赌他们不是多事之人,又在赌他们是一对爱侣,便挑了凡尘间常演的鸳鸯折子唱与他们听。
他赌对了。
虽未见容颜,可那露出的红唇往上勾了起来,怕是对他这戏是满意的,既然是大人物,他们的满意便足够避免一场祸事了。
只见那名身形较小的修士开始在寻摸自己的储物袋,很明显是想要赏些东西的,崔文追便捧着金盘往前凑了些,却不想被人挡住。
挡住他的正是那名身形高挑的神秘人。
崔文追便有点慌神,莫不是他不给,还要坏他好事吧。
却是听见:“我来。”二字。
朝日晞止住了姜赞容摸储物袋的手,转而从芥子空间内取出两物来,稳稳放入金盘之内。
东西分量不轻,但都是好东西。
尤其是对崔文追来说。
其一是一块奶黄色的玉石,四方整齐,分量颇大。其二是一株鲜活欲滴的灵植,翠叶舒展,灵气充盈,明显刚采不久。
先不说灵植价值如何,光是那块奶黄色的石头,就足以抵过他这一日搭戏台、摆阵仗的所有收入。更何况,这石头本就有别的妙用:若将其击碎研磨成粉,用来施于妆面,便能令观戏之人神思恍惚,久看不疲,沉迷其中,直至神魂被牵引,任人差遣。
看来眼前这位大人物已经识破了他这唱戏的伎俩。
崔文追不由得拜服,深深的鞠了一躬,正想要上前搭话两句,却猛然感到风声破空,一缕剑气自虚空中疾射而来,直逼他这方向而来。
脸色变了变,原本台上仍在唱戏的伶人顷刻消散,虚影不存,一转眼,那些戏子们竟是与一柄剑搏斗了起来。
崔文追斜眼一扫,认出剑势来历,嘴角一抽,低声啐道:“真是倒霉,竟然遇上君子剑。”
转而熄了搭话的心思,只是从袖中取出了一颗明珠,双手奉上:“小的中洲减字木兰阁崔文追,今日多谢大人打赏,赏恩贵重,这是小的一份心意,还请笑纳。”
明珠圆润,光滑璀璨,上头刻着一曲词牌名,正是减字木兰。
朝日晞取过,看了眼确认没问题后,就送到了姜赞容手中,道:“收下便好。”
转头向崔文追道:“凭手艺吃饭,好极。”
崔文追闻言,连连俯身答谢:“大人谬赞。”将金盘收入怀中后,再次一拜,便转身告退。
只见他轻拂宽袖,一甩,咿咿呀呀的声音再次响起,雾气逐渐弥漫,眨眼间,戏台和那些戏子便不见了踪影。
注1:来自戏曲:《卷席筒》
注2:来自戏曲:《牡丹亭》
风声呜呜,云幕低垂,冷清的气息弥漫四野,别样的凄凉感油然而生。可若说比这片景色更加凄婉的,则还是要看那从风声内传来的隐隐约约的悲怆的戏声。
朝日晞携姜赞容走出山川密林,眼前出现一片广阔的水源沙洲。
沙洲铺满了绿叶,绿叶中又生出了一只只无叶红花,在风的呐喊下飘摇摆动。周围隐有雾气缭绕,时而又被风吹散。
两人迎着冷风,踩进了这片红花沙洲。
草地厚重草叶茂盛,脚踩在地上是带着草叶弯折的‘咯吱咯吱’声,衣袍拂过草叶时,总会沾染上几点艳丽的红花,划分攀附而上,随着他们的脚步去往更远的地方。
这片红花沙洲的景色着实不错,如果可以忽略那处薄雾里面带来的声音就更好了。
叮叮当当的棍棒的击打声,鼓声,乐声,人声混杂在一起,好不热闹。
也恰是这时,那阵雾就被风给吹开了----那处的场景就显露了出来。
着实令人吃惊,在这广阔的平原上,竟有人搭了一个戏台子,戏台子上站着几个人,红的黑的青的,腾挪转移身影相互错落,时而水袖一荡,时而棍棒起来,又时而指天怒骂。
看戏的观众尤其多,戏台下的一排排凳子挤满了人,只是戏曲正好好处时,无人喝彩。
那戏台上的人也不在意,也未停歇,仍旧一板一眼,声情并茂,将戏声推向更远处。
“......小苍娃我离了登封小县,
一路上我受尽了饥饿熬煎。
二解差好比那牛头马面......”【注1】
一个个子矮小的角儿正低头捂面,用着朴实,真实的腔调,呜呜咽咽的一通,诉说着自己的悲惨。
他台上哭的起劲,台下人却是毫无动静,依旧坐在排凳上看着那角儿唱着。
随着一阵敲敲打打铿铿锵锵的声音传来,几名角儿轮番上场,将戏剧唱至了最高潮。
最终,幕毕,有一人端着盘子,一个一个来到那些看官面前,讨要东西。
说来也奇怪,无论台上表演的如何如何精彩,如何如何卖力,那群看官就是不动,到了这要赏钱的时候,倒是一个个积极地很。
待台下的讨要赏钱进行到末尾,台上一出好戏又要开场.....
戏台又热闹了起来。
姜赞容十分惊异,又觉得有些古怪,便想拉着朝日晞往那边一去。
没走几步,就见那戏台后方处绕出一个人,往他们这儿来。
那人头戴凤冠,上身着圆领红缎绣花衣,外披小立领云肩,缀着彩色丝穗。下身一袭红裙,裙角悬着轻盈的飘带彩穗。他揽着一段白袖而行,步态从容。
他身上看得出也是有真功夫的,移来时脚步轻柔,身段婀娜,神态间自有一股端丽气度,在这厚密的草地上竟未发出一点儿声音。
近了些,便能看到他的脸庞,他画着浓妆:粉底抹的雪白,眼角挑长,朱红唇色,眉峰上挑,乍一看带着几分雌雄莫辨的艳色。
他是个男的,可唱戏的功夫却是不俗。
红袍一展,不知哪处锣鼓齐鸣,他抬手拂袖,一开嗓,唱腔清凉昂扬,带着尾音悠长的颤音,嗓音便像是穿过檐下的夜风,一下子勾住了人的神思。
嗓音带着笑意,就在他们面前不远处唱着,他的脚下身后没有戏台,但不知为何,他的功夫显然是比台上还要足的派头,一人就能够撑起这片戏曲的天地,让人目不转睛的盯着他看。
“这一霎天留人便,草藉花眠。
小姐可好?
他忽然转调,嗓音婉转轻柔,一看便是扮作女角儿,低声问道:
秀才去怎的?
紧接着,腔调一转,又换成男声:
则把云鬟点,红松翠偏。
小姐休忘了啊,见了你紧相偎,慢厮连,恨不得肉儿般团成片也,逗的个日下胭脂雨上鲜。”
竟是一出带着浓稠艳丽的欲词儿。
他连连一甩宽袖,风携来一阵暧昧的香气,活生生的将这寂寥的沙洲勾出一丝别样混乱的红。
咿咿呀呀的唱声接连不断,转调再变,却仍是艳词:
“单则是混阳蒸变,看他似虫儿般蠢动把风情扇。
一般儿娇凝翠绽魂儿颤。这是景上缘,想内成,因中见。”【注2】
他折腰,一副柔弱倾倒的姿态,就像是扮演着戏词内的那名女人,承受着爱欲,憩身于朝露的模样。
几经婉约转合,戏曲逐渐走到了尾声,戏子的尾调渐渐低了下去,终末,一转身,甩袖。宽袖疾甩。伴随着“咚咚锵”的一阵鼓点,整折戏在肃然声中落幕。
不见他退走,反见他捧着一金盘移了过来。
道:“两位看官,不知可赏?”
崔文追捧着金盘,看着面前这两位身穿斗篷之人。
二人在踏入红花沙洲之后他便注意到了,见他们往他那戏台子过来,又忌惮两人那无法探知到的修为,权衡之下,他索性亲自迎了上来,在他们面前唱了一折戏。若能以此阻住他们脚步,不让他们靠近戏台看穿他的把戏,便算是化解危险。若是还能博得一些赏钱,那就更妙了。
他在赌,赌他们不是多事之人,又在赌他们是一对爱侣,便挑了凡尘间常演的鸳鸯折子唱与他们听。
他赌对了。
虽未见容颜,可那露出的红唇往上勾了起来,怕是对他这戏是满意的,既然是大人物,他们的满意便足够避免一场祸事了。
只见那名身形较小的修士开始在寻摸自己的储物袋,很明显是想要赏些东西的,崔文追便捧着金盘往前凑了些,却不想被人挡住。
挡住他的正是那名身形高挑的神秘人。
崔文追便有点慌神,莫不是他不给,还要坏他好事吧。
却是听见:“我来。”二字。
朝日晞止住了姜赞容摸储物袋的手,转而从芥子空间内取出两物来,稳稳放入金盘之内。
东西分量不轻,但都是好东西。
尤其是对崔文追来说。
其一是一块奶黄色的玉石,四方整齐,分量颇大。其二是一株鲜活欲滴的灵植,翠叶舒展,灵气充盈,明显刚采不久。
先不说灵植价值如何,光是那块奶黄色的石头,就足以抵过他这一日搭戏台、摆阵仗的所有收入。更何况,这石头本就有别的妙用:若将其击碎研磨成粉,用来施于妆面,便能令观戏之人神思恍惚,久看不疲,沉迷其中,直至神魂被牵引,任人差遣。
看来眼前这位大人物已经识破了他这唱戏的伎俩。
崔文追不由得拜服,深深的鞠了一躬,正想要上前搭话两句,却猛然感到风声破空,一缕剑气自虚空中疾射而来,直逼他这方向而来。
脸色变了变,原本台上仍在唱戏的伶人顷刻消散,虚影不存,一转眼,那些戏子们竟是与一柄剑搏斗了起来。
崔文追斜眼一扫,认出剑势来历,嘴角一抽,低声啐道:“真是倒霉,竟然遇上君子剑。”
转而熄了搭话的心思,只是从袖中取出了一颗明珠,双手奉上:“小的中洲减字木兰阁崔文追,今日多谢大人打赏,赏恩贵重,这是小的一份心意,还请笑纳。”
明珠圆润,光滑璀璨,上头刻着一曲词牌名,正是减字木兰。
朝日晞取过,看了眼确认没问题后,就送到了姜赞容手中,道:“收下便好。”
转头向崔文追道:“凭手艺吃饭,好极。”
崔文追闻言,连连俯身答谢:“大人谬赞。”将金盘收入怀中后,再次一拜,便转身告退。
只见他轻拂宽袖,一甩,咿咿呀呀的声音再次响起,雾气逐渐弥漫,眨眼间,戏台和那些戏子便不见了踪影。
注1:来自戏曲:《卷席筒》
注2:来自戏曲:《牡丹亭》